上海一次发展体育产业的“头脑风暴”

上海一次发展体育产业的“头脑风暴”

时间: 2024-05-20 05:33:19 |   作者: 爱游戏电竞app官网

上海一次发展体育产业的“头脑风暴”

  新华网上海10月23日体育专电(新华社记者杨金志)“据测算,我国当前的体育产业体系当中,80%是体育用品,20%是体育服务业。《意见》要求改善产业体系,明白准确地提出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,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,”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海燕说。

  近日,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主持召开市政府学习贯彻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座谈会,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体育产业研究专家、体育企业代表、媒体代表畅所欲言,进行了一次“头脑风暴”。

  对黄海燕的观点,上海久事赛事总经理姜澜十分认同。“体育用品和体育装备,在很多国家是不计入体育产业的。不能说这双鞋用于跑步,就是体育产业,它还是服装鞋帽。体育的本体产业,目前我们的发展水平并不高,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。”

  姜澜认为,一些顶级国际赛事不仅要有一定的影响力,更要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拉动力、辐射力。他建议职能部门依据《意见》作出更多的制度安排,在全社会形成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。

  短道速滑奥运会冠军杨扬目前在上海经营一个冰上俱乐部。“我自己曾经是运动员,现在也在做运动员退役转型的培训工作。我的体会是,当前社会化的体育人才还非常缺乏,也缺少培训渠道,”她说,“我的滑冰学校有12个教练,他们都是退役之后直接来当教练的,没有经过职业考评,上岗之初教案也不会做。”杨扬建议,《意见》提出要完善人才教育培训和就业政策,支持退役运动员接受再就业培训,这方面尤其需要广开渠道,院校培训和社会化培训并举。

  著名排球教练沈富麟则表示,一种原因是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存在客观困难,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校缺少专门项目的体育师资,体育课常规项目多、特色项目少。他建议培养一批既懂运动又懂教学的退役运动员,把两方面需求结合起来。

  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黄永平说,上海发展体育产业、促进体育消费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,职能部门要因势利导。例如,将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上海日益浓厚的健身氛围结合,与上海的资本、信息、技术、人才等优势结合,与上海已经初具规模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赛事活动结合好。

  “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,是增强人民体质、提高健康水平。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国际城市的领先水平,还需要着力提高人们的生活健康质量。”上海市副市长赵雯说,深入学习贯彻《意见》,就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,整合资源融合发展,丰富体育产品的供给,营造“想健身、能健身、会健身”的浓厚氛围,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,提升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体育消费能级,加快上海的体育强市建设。

  1、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一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。

  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明确来源:大众网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...